卤味越来越贵,消费者吃不起了?三大巨头大幅关店背后的真相_鸡爪_成本项目_门店
发布日期:2025-05-23 12:17    点击次数:116

这几年,卤味市场越来越卷,但你有没有发现:

卤味越来越贵,门店却越来越少?

最近公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:

周黑鸭关了785家门店, 煌上煌减少837家, 绝味食品门店减少超3800家(第三方平台估算),

这三家卤制品头部品牌,都在默契“收缩”。

而网友在热搜底下的评论却是清一色的吐槽:

“三根鸡爪要20多,吃不起了!” “还不如自己家卤点猪脚,实惠又安全。” “以前是小吃,现在成奢侈品了。”

那问题来了:

卤味,真的变贵了吗?它的成本到底有多少?值不值那个价?

我们不妨一起来算一笔账,看看你手里那根鸭翅,到底“加了多少码”。

展开剩余77% 一、为什么卤味越来越贵?原材料≠全部

不少人以为卤味贵,是因为鸭脖、鸡爪进价涨了。其实,真相远比这复杂。

我们拆解一下,一盒25元的卤味,它的成本都花在哪?

成本项目 占比估算 说明 鸭脖/鸡爪原料 30%-40% 不算贵,批发价每斤10-12元左右 调料+酱料 5%-8% 八角、桂皮、老抽、白糖等 包装+容器 10% 真空袋、塑封机、贴标、外盒等 冷链运输+仓储 10%-15% 全国配送、低温存储必不可少 门店租金+人工 15%-25% 一线商圈租金+员工+平台抽成 营销+品牌费用 10%左右 广告宣传、外卖平台佣金、代言人

✅ 换句话说:

你买的是“鸭脖+包装+服务+品牌”,而不仅仅是“鸭脖”本身。

二、这价格,消费者真的买单吗?不一定

很多消费者都感叹:“怎么感觉卤味比以前贵多了?”

其实不是“感觉贵”——是真的贵了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:

时间 鸭翅零售价(单只) 鸡爪零售价(100g) 2018年 4.5元 6.8元 2024年 8-9元甚至更高 13-15元

涨幅超过**70%**,而消费者收入增长远不及这速度。

尤其是对于卤味这种“休闲小吃”类产品,它的价格敏感度很高。你一贵,用户立马想起便利店的冷柜豆干、超市的散装鸡爪,甚至干脆自己在家做。

所以你会看到:

✔️ 门店越开越多 → 扩张太快,盈利难 ✔️ 卤味越卖越贵 → 消费者回头率下滑 ✔️ 成本居高不下 → 利润越来越薄

最终的结果是:

卤味三巨头,不得不关店止损。

三、那卤味到底值不值这个价?

我自己是做豆制品加工的,对这一点感触很深。卤味并不暴利,但它也不便宜。

比如,一根真空包装的卤鸡腿,零售价12元左右。我们来推算一下它的“出厂成本”:

鸡腿原料(200g左右):约3.5元 卤制工艺+调料:约1元 包装+运输:约1.5元 门店/渠道成本:3-4元 品牌营销+利润:2元以内

✅ 所以一根鸡腿真正“赚你的钱”的部分,其实并不多。大部分利润都被成本吃掉了。

四、消费者要吃得起,卤味厂商也要“活得下去”,该怎么办?

这个问题,不只是三大巨头需要思考,其实我们所有做食品的人都绕不过。

我总结了几点,供参考:

1. 产品线细分很重要

不是所有卤味都适合高端路线。要区分:

办公室小零食类:豆干、素鸡、海带结,价格亲民 家庭宴客型:酱鸭、卤猪蹄,适合预制+加热 快消口味型:鸭脖、鸡爪,走走性价比路线

2. 把控成本不能靠偷工减料

很多企业为了省成本,减少原料用量、加调味水,这只会损害口碑。

更可取的做法是:优化包装、做小规格、减少中间商。

3. “讲故事”比拼价格更有用

你要让消费者知道:这根鸡爪是如何卤的,配了哪些香料,背后是谁在做,而不是让人感觉“这价格是因为品牌而贵”。

就像我做豆腐干的时候,会把晒干过程拍下来,告诉用户:这是真豆香,不加香精,你吃得出来。

五、你现在还常买卤味吗?你觉得它贵不贵?

写到这儿,我特别想听听大家的想法:

你觉得卤味贵了吗?贵在哪? 你现在还愿意买连锁品牌的卤味吗? 如果你只给15块预算,你会买卤味,还是买点别的?

欢迎在留言区一起讨论,我们看看这个“老味道”,到底还能不能走得更远。

🧡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实用,也欢迎分享给身边的吃货朋友,让他们也来一起聊聊“卤味值不值”。

——END——

发布于:广东省

Powered by 中博快三官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